农林大学子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7月5日至13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赴漳平市拱桥镇上界村进行了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积极投身实践,顺利完成三下乡的各项任务,以自己的专业素养、文化知识、多形式志愿服务乡村,对上界村建设生态家园大有裨益,为该村乡村振兴提供了创新思路。
实践队所有成员的集体照
漳平市副市长钟以流与马永强老师交谈
此次实践活动由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老师马永强带队,商务经济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十名同学共同参与。主要开展围绕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调研宣传活动,同时为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出谋划策。完成了农户问卷调查、村庄内植物资源调查、手绘地图、生态环保知识宣传、生态莲子销售方案制作、编写村规民约三字经、“荷韵之夜”主题晚会筹办等实践内容,为建设“生态家园、荷韵上界”贡献了重要力量。
来自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
调研期间,漳平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陈文东、漳平市副市长钟以流、拱桥镇党委李书记一行人得知农林大实践队到上界村,特地前来关怀慰问并了解工作情况。
现今,上界村正进行清洁家园计划,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得知农林大学实践队正对当地村民的环保认知和态度做调研,各级领导衷心期望农林大学子们能够发挥聪明才智深入了解村民的情况,并引导村民做垃圾分类、清扫整治周边环境,树立长久的环保意识,寻找一条能够让当地村民接受的、有效提升其环保意识的途径。
深入村民家中的科普宣传
从村委会到荷园广场,再到村民家中,每一处都留下了队员们的身影。队员们热心主动为村民们分担家务、清洁房前屋后、陪伴孩子们嬉戏玩耍,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以“接地气”的方式科普 “美丽中国”,增进了村民们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帮助村民们转变思想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走村辨认植物做手绘地图
因上界村有许多未被标记的植物景观并且没有能向游客展示的地图,在征询村委意见后,农林大实践队队员们主动接下手绘村庄地图的任务,虽然没有专业的绘画技能,但队员们尽自己所能,最终得出了一份手绘地图初稿。
协助村两委办扶贫晚会
除此之外,实践队代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作为上界村“荷韵之夜”扶贫文艺汇演承办方,积极主动投入到晚会活动中——从活动策划、宣传推广到现场工作及晚会节目参与,处处都有队员们认真且活跃的痕迹。
实践出真知,磨炼增才干。福建农林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放到基层去检验,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洒在基层,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农林大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展现风采,在参与建设美丽乡村任务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林秋慧、谢静欣、骆荧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