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月10日讯】 (通讯员:王蕴琦) 春节前夕,为了让贫困户们也过上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团”来到枞阳县五一村,走进贫困家庭,开展送温暖迎春节爱心慰问活动。
虽然五一村已基本实现脱贫,可仍然有几户老人家由于身体状况等各方面原因,依然处在贫困阶段,所以我们决定去看望这几位老人。
每到一户贫困老人家里,志愿者们都仔细询问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叮嘱他们保重身体,搞好生产生活,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增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并且志愿者们还与老人们交流了扶贫的进展与成果。老人们说:“国家政策好,村里也积极响应政策。村里专门请人指导种植与养殖。建成了农家乐,水果种植园,家禽养殖场等一系列脱贫项目。到现在我们五一村已经基本实现脱贫了。”
(图为队员尹易萍与老人交流扶贫工作成果)
(图为队员王蕴琦与老人交流扶贫工作进展)
同时,志愿者们也为老人们们送去了慰问金等生活物资,不仅为困难群众度过平安祥和的春节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关怀。
(图为队长何咏博为老人们送去慰问金)
随后志愿者在与五一村扶贫办主任的座谈交流中得知,近年来五一村严格按照村委、村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扶贫工作统揽全局,做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同时大力发展产业经济,依靠特色农产品、轨道交通服务、医疗配套建设等项目来增加村民收入水平,提升村民幸福感。
脱贫攻坚根本靠产业,关键在就业。近年来,枞阳镇五一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发展壮大“多彩产业”,最大限度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主任说道:“我们充分发挥扶贫驿站作用,通过就业培训、介绍外出就业、居家就业、自主创业和扶贫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就业等形式,促进贫困户就业创业。同时,创建“村企发展联合党委+田园综合体+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和临靠池州大桥以及国道G347贯穿五一村农场园区之利,打造千亩荷花、五百亩葡萄草莓、五百亩小龙虾、两万只五一土鸡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实施采摘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等,形成地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的“一地一景、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融合,带动农户增收。”
感悟部分:
何咏博(队长):做好扶贫工作,最需要走群众路线,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在五一村我看到了大家一起努力奋斗的蓬勃景象,我相信五一村将来会越来越好。
尹易萍(队员):了解了五一村的扶贫成果后,我受到了深深地触动。在这里我看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劳动的场面,也看到了村民如今相对富足的生活状况。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还有全村人民共同的努力。
王蕴琦(队员):现如今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小康,在基层的感受尤其深刻。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快乐的笑容,我感觉到了满足和放心。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五一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王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