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月20日讯】(通讯员:李泳祺、王旭)感受中华文化,做有心人,为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的节日文化与时代变迁,品味思源实践队选择主题“细观家乡变化,传承优秀文化”调研,调研的是家乡春节老故事与新变化(主要为饮食方面),这一次我们来到王旭同学的家乡贵州。
以前的春节,据王旭的奶奶回忆,春节的时候是会杀一头猪,买点白菜,青菜之类的,再把提前熏好的腊肉拿来切好,蒸上,就是一道菜了,之后再把猪肉,白菜一块下锅煮好。这就是王旭奶奶她们那一辈人的春节只要吃的。而到了王旭爸爸妈妈那一辈的时候,吃的东西就要丰富一些了,有鸡,豆腐等等,不过也还是有些不变的,猪肉依然是主食。当时间回到现在,春节吃的东西可就多了,鸡鸭鱼肉,皮蛋,虾等等,甚至有时候还会自己包饺子来吃。
和以前相比,吃的东西明显丰富了起来,这都是因为富裕了起来,从以前的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今年——2021年,中国我党建党100周年,正是由于国家一步一步的走向强大,我们的生活水平才会逐步提高,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王旭的家乡有道菜叫做黄豆鸡,关于“黄豆鸡”,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早年间,有罗姓和王姓两户人家紧邻想居,有一天,两家都来了客人,罗家条件较好,杀鸡待客;王家条件较差,炒黄豆迎宾。快到吃饭时,罗家主人得知王家也来了客人,便亲自上门邀请王家主客到他家相聚。王家不推辞,端着炒好的黄豆混在一锅,将铁锅置于炭火上,不多时,黄豆吸入鸡汁,变得干脆清香,而鸡肉由于浸入炒豆香味而更加鲜嫩味美。主客惊喜,开怀畅饮,大醉方休。这道菜一传十,十传百,世代相传,成为布依族待客的最好佳肴之一。
细观家乡变化,传承优秀文化。了解各自家乡的年俗、风土人情,增强家乡情怀,感受祖国的发展,品味思源实践队的调研仍在继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品味思源实践队 负责编辑:李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