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实践队关于城市转型的调研结束
[本站讯聂俊光 ]8月2日至8月19日,“筑梦”实践调研团队于胜利油田石油之城——东营市的调研活动顺利落下帷幕。
本次调研活动以“走出书本,走进社会”为主题,旨在走近胜利油田各阶层的石油工作者,了解东营市经济发展的具体现状以及作为资源型城市所面临转型机遇与考验。因资源而兴的城市,也有可能因资源枯竭而亡。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东营,她的生命长度究竟能延续多久?东营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如何?石油之城的转型又该何去何从?
调研期间,“筑梦”实践队广泛查阅官方文献、关注东营市政府网站重要信息、观看东营市政府网络会议、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开展物探院和钻井公司的实地调研考察、与东营市政府发改委进行座谈会,整个调研过程进展顺利,于8月20日圆满结束。
走近社会——了解东营市民对石油之城的希望
8月8日上午,筑梦“实践队”开展了以“东营市发展趋势”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以了解东营市不同层次的市民对于东营市发展现状的把握程度,以及对于东营市发展趋势的预判结果。
本次活动以问卷的形式开展,问题设计经济、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在调研活动中,市民积极参加,认真填表,效率很高。同时实践队所有成员积极走访油田和东营市的各大小单位,细心听取意见,赢得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和走访,我们了解到:总体上,东营市各层人民对于东营市的发展现状持乐观态度,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石油之城的发展趋势有着基本正确的把握, 油田的存在给了东营绝佳的发展机会 也正是东营发展如此迅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然而与此同时,很多人不怎么了解东营市文化和历史。虽然东营市发展不过短短30年,这片年轻的土地上也不乏文化的底蕴,这对我们发展来说起到不小的作用。
8月9日,全体成员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整理与分析,至此问卷调研圆满结束。“筑梦”实践队将带着广大东营市市民的问题,针对东营市转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深入了解。
走向企业——寻找石油服务型公司的短板
8月10日,本着“认真踏实,深度调研”的宗旨,针对资源型城市的后期发展,“筑梦”实践队踏上对胜利测井公司和胜利物探公司的参观考察之路。
上午9时,胜利油田测井公司的实地调研正式开始。在与老员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石油企业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缺乏先进技术首当其冲。在所有对外招标中,我们拥有的只是性价比,没有国际一流的技术意味着石油之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走访调查,实践队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公司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毕业生素质越来越差,来到公司单位什么都不会,因此只得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古老的培训手段,新员工的技术水平完全取决于“师傅”的工作水平。
走进政府——深度关注经济转型与发展
为了获取政府方面的更可靠信息,8月19日,筑梦家园暑期实践调研团队赴东营市人民政府进行调研,就东营市在胜利油田进入枯竭期未来的资源城市转型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上午9时,团队成员与规划科刘芝德科长、重点办任翠芝科长、办公室张晓慧副主任、综合科钊阳博士在东营市人民政府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会议厅会面。刘芝德科长和任翠芝科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东营市今年的发展状况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之后,几位主任回答了团队成员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准备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针对东营市的文化定位和塑造、历史和旅游资源的开发运用、人才培养和扶植、重点院校建设等方面提出。
上午11时,座谈会接近尾声,在讨论的最后,刘芝德科长表示,城市未来经济的发展要看市场的导向,要依据市场自身根据需求进行调节,政府只能加以引导而并不能决定市场的发展方向。任翠芝科长则亲切地建议我们当代大学生积极为东营市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们对东营市当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充分体会到东营市政府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为东营的发展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这次调研活动激励了我们为家乡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东营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