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7月13日】(通讯员 夏瑜洁 肖桐 赵闽瑶瑶)近日,中益乡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大范围降雨,导致公路多处出现山体落石、泥沙堆积堵塞公路排水渠道。7月13日,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的10名大学生,主动帮助存在安全隐患地区清理路面、搬运落石,疏通水渠。
接连几日来,重庆市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大范围降雨,正在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人文学院“农文旅甜言蜜语”团队赴华溪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7月13日,大雨退去,盘山公路排险工作一开始,他们便主动联系中益乡华溪村,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得到肯定答复后,团队一行人在石柱路漫社工谭非的带领下,前往中坪,积极参与暴雨后的清淤、排险等工作。
实践团队到达现场,砂石、鹅卵石掉落在公路弯道处,泥沙塞满部分沟渠,严重堵塞了交通。近8公里的盘山公路,连接脆桃种植采摘基地、农家乐、村社、初心学院、乡镇府,过往行人车辆较多。 “上次有村民骑摩托车碾压到一点稀泥,轮胎打滑突然翻车,庆幸人无大碍。”社工谈到,村里突降暴雨时经常出现山体滑坡,暴雨后就会组织社工进行排水渠的疏通工作。此外,发生洪水时会积极帮助受灾村民进行清淤工作。实践团深刻明白一颗小石子都可能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随即便卷起裤腿,穿上志愿马甲,拿起扫帚和铁锹,踏进厚厚的淤泥中,开始清理泥沙,搬运石头,随后用扫帚清理路面,用扫帚清扫。
暴雨过后,该路段安全隐患交大,岩体疏松,大家队员克服高温,做好防护措施,科学安全作业,从中午14点开始,经历4小时,顺利完成4公里的公路排险清淤工作。“泥沙混着水,还有鹅卵石,不仅重,而且夹杂着淤泥,很不好铲。”该团队队员柳思镒说到,遇到掉落的大石头近百斤重,四个人搬起来都比较费劲,天气很热,紫外线也强。“我们大部分是学生党员,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是践行初心使命最真切、最直接的行动,全身脏了、湿了根本不要紧。”
队员衣服被汗水浸湿,都能拧出水来,但谁都没有怨言。“你们辛苦了,冒着高温酷暑实践,谢谢你们!”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驻村书记孙斌高度赞扬了队员们在这次排险行动中的表现,大家异常感动,纷纷表示:三下乡社会实践,为政府分忧,为村民服务就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实事做的真真正正、实实在在!
据悉,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农文旅甜言蜜语”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华溪已开展赠送学生自种无公害蔬菜、我为村民免费拍证件照、青少年红色课堂、红色文化宣讲、看望慰问老党员等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