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关爱心中存,留守儿童向阳生

   日期:2021-07-21     来源:原创     作者:张洁     浏览:1124     评论:0    
核心提示: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目营心匠,益童成长”社会实践团到达广利港悠久幼儿园已三天,志愿者们陪伴孩子们上课、吃饭、午睡、游戏,参与到孩子们一天的点滴之中,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加打开自己,感受社会各界带来的温暖。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7月20日电】(通讯员  张洁 林晴宇)7月16日,淄博市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东门口,十个年轻人在这里汇聚,他们是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目营心匠,益童成长”暑期实践团的成员。领队是尹德涛,山东理工大学2019级学生。

 

(图为实践团成员出发前与指导教师秦克寅在校门口的合影。)

本次社会实践地点聚焦在东营市北京红缨悠久广利港幼儿园,实践团成员们将在这里开展为期20天的支教志愿服务活动。

这是北纬三十七度最淳朴的海岸线之一,也是渔村中被遗忘的童话镇,却依然有留守儿童等待着未知的成长。据了解,园区内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出海打渔,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但广利港不同于其他实践地区,广利港地理位置偏远,人员鱼龙混杂,假期留守儿童的安全成为家长担心的首要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的到来让家长们吃下了定心丸。

这是实践团成员们第一次在该地区进行志愿活动,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幼儿园刘伟园长和老师们对实践团成员们热情的接待,让他们记忆犹新,他们为志愿者安排了食宿。天色渐晚,尹德涛一行人在舟车劳顿之后,早早的进入梦乡。

17日,是与小朋友们见面的日子,虽然尹德涛已经提前做好准备,但心中还是有些莫名的小紧张。早早地,他就带领队伍在园区内集合。随后,他们在园长的带领下走进教室,“芽芽班”,“苗苗班”内小朋友们已经整齐的坐在小板凳上,这让之前一直对小朋友心理问题存在顾虑的尹德涛放松了不少。大概是由于实践团成员们的到来,孩子们显得十分高兴,刚一打开教室门孩子们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实践团成员的工作也就此展开。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园长进行会谈。)

     在与孩子们接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孩子引起了实践团成员们的注意。放学时分,在其他孩子都在父母带领下回到家中时,他独自回到了园区内的宿舍;在其他同学提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神采飞扬时,他却对自己爸爸妈妈一无所知。据园长介绍,这个名叫航航(小名)的孩子今年7岁了,由于父母相继离开,爷爷奶奶离异,从小就被送到幼儿园内,由她一手带大,“他就是我自己的孩子”,刘伟说道。

实践团成员们观察到,航航并未像想象中那样内向自闭,反而性格开朗,成绩优异,上小学以来,航航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但他的身上同样也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从小亲情的缺失让他学会了把心事憋在心里,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实践团成员们商量后,决定由齐大智陪着航航,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帮助他更好的敞开心扉,开放自己。在上课时,齐大智时常抽问航航问题,课余时间,他也陪在航航的身边,帮助他完成课下作业。渐渐地,航航也向志愿者敞开了心扉,“大智这些天一直都陪着航航,他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也愿意和我们玩了。”从尹德涛的语气中,能感受到一丝微微的自豪。

 

(图为航航早上五点在教室内晨读的画面。)

 

 

(图为航航早上在教室内及日常上课的画面。)

 

19日,实践活动第三天,实践团成员们在园区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英语口语应用,趣味英语等专业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早点接触英语,学习英语,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语文课上,实践团成员赵行伟领读了《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古人的交往之道,领略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穿越千年的巨大文明体的伟大过往,他表示,自己对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国学教育的观念很认同,在知道自己要给他们上课后,紧张到“几个晚上整晚睡不着觉”,为此,他花较长时间精心备课,“希望自己能做得好”;英语教室内,实践团成员孙小迪用歌曲教学的模式,在歌声中向孩子们传递26个英文字母的教学内容,场面温馨一片。一天的教学活动拉进了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相互之间更加熟悉,相处也更加融洽。

 

(图为实践团成员赵行伟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


(图为实践团成员孙小迪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

 

课后,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足球传接,跳绳比赛,多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为校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三天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结束了,但属于实践团成员和孩子们的故事还未完待续,尹德涛表示团队此行最大目的不是能教会小朋友多少有用的知识,而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增权赋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开放自己,同时让这些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接下来的时间里,实践团成员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适当调节教学计划,争取在有限的20天内真正从生活学习上帮助到留守儿童们,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童年。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目营心匠,益童成长”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林晴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当代大学生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当代大学生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可联系我站工作人员微信dddxswx删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t,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打赏
 
0相关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muyingxinjiang123

访问主页 在线交谈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资讯

手机触屏版网站

手机访问轻松,自动识别,自动跳转无需操作。即刻掌握最新校园活动信息。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当代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掌握投稿便捷方法。

微信客服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微信客服,在线沟通投稿疑问

投稿帮助微信公众号

dddxsnet

周一至周日9:00-23:00

皖ICP备06007022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4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