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实践,圆满落幕

——记华南师范大学沁夏队 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回顾

   日期:2021-08-31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服务队     作者:胡绮琦     浏览:647     评论:0    
核心提示:2021年7月18日至2021年7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队展开为期八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下面让我们看看沁夏队调研组和后勤组的风采吧。

【华南师范大学8月25日讯】(通讯员:胡绮琦)沁夏微风刮来棉湖的气息,沁夏的光辉笼罩细沙,阵阵和风带着实践花香扑面而来,送你一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充实感和美妙感。2021年7月18日至2021年7月25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队展开为期八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下面让我们看看沁夏队调研组和后勤组的风采吧。

沁夏队调研组专门到当地富有特色的鲤鱼沟展开调研,鲤鱼沟村位于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东北部,作为纯农革命老区村,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发展后劲不足,原属省定贫困村。截至2019年底,鲤鱼沟村36户贫困户和贫困村整村已脱贫出列。同年12月31日,鲤鱼沟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了总结鲤鱼沟村的乡村振兴工作运行情况与成效,沁夏社科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七天的调研活动。在七天的调研活动中,调研组综合采用了观察法与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为了充分发现田野调查中的“惊异”,调研组成员抛开理论视角的限制,带着“空白大脑”进入研究场域,全方位开展了对鲤鱼沟村的调研。一是对鲤鱼沟村的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进行了整体考察与评估;二是对村中五保户开展了走访活动,了解其当前生活条件及前后变化;三是对东莞桥头镇驻鲤鱼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邓沃新开展了访谈;四是与鲤鱼沟村村支部书记王勇光进行了若干次交流。通过调研发现,鲤鱼沟村实现脱贫的路径选择主要为“对外转移就业脱贫”,这也带来了人口大量外流、本土产业凋敝的问题。在调研组到访时,村内人口年龄结构依然较为失衡,这为鲤鱼沟村未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但另一方面,鲤鱼沟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从“刺头“向”范例“转变的治理成效卓著。未来鲤鱼沟村将大力发展旅游业,考虑到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充分发掘自身资源、突出比较优势以实现“在地性”发展,是未来鲤鱼沟村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沁夏队后勤组作为队伍的坚强后盾,从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团队建设三个方面为大家保驾护航。出发前提前采购了各类药品,为队伍购买保险,为成员的安全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突发情况,后勤组积极响应,启动安全预案,顺利解决,牢牢守住了安全防线。同时,后勤组高度重视队伍的餐饮。除了提前了解了队员们的饮食习惯和忌口,还制定了营养均衡的菜单,并在实地根据采购情况和烹饪时间进行调整,保证每天的伙食都不重样。下乡期间天气炎热,后勤组也为队员们准备了水果、冰粉等降暑食品。让大家吃的开心、吃的安心。在实践中更是结合了潮汕当地的特色美食,让大家在吃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潮汕饮食文化。在队伍的建设上,后勤组从破冰活动开始,就精心策划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环节,并且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团建游戏调剂下乡的紧张工作,活跃队伍的气氛,提高成员的凝聚力。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后勤组成员却从未松懈,勤勤恳恳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也获得了队员们的好评,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服务队 责任编辑:庄芷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当代大学生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当代大学生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可联系我站工作人员微信dddxswx删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t,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打赏
 
0相关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资讯

手机触屏版网站

手机访问轻松,自动识别,自动跳转无需操作。即刻掌握最新校园活动信息。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当代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掌握投稿便捷方法。

微信客服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微信客服,在线沟通投稿疑问

投稿帮助微信公众号

dddxsnet

周一至周日9:00-23:00

皖ICP备06007022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4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