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月16日讯】(通讯员:王文博 胡佩璇 罗奥 李惠妹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乘着这股春风,顺着时代向前的浪潮,积极响应着党中央的号召,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红色文化摇篮”的开慧镇未来可期,并可大有作为。
开慧镇坐落于长沙县北部,既是杨开慧烈士的故乡,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烈士的故乡。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伦理学家,培养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革命先驱。
2010年3月,开慧镇被确定为长沙市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之一,开慧镇确定了“新建一个小镇,探索两条新路,创新三种模式,做大四大产业,打造八大工程”的工作重点。开慧镇正探索一条不依赖城市扩张实现城乡一体化、可复制推广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率先发展。
依托“红色开慧”“绿色板仓”规划建设理念,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以生态文化为时尚,乡村体验为亮点,力争将开慧镇打造成集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商贸流通于一体的“经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美镇”。
(中南大学天融社会实践团及天佑1901班全体成员于杨开慧陵前)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它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坚守、忠诚和信仰,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才能够更好地开创未来;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才能为我们提供在工作中源源不断的活力。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义不容辞!在这个时代,青年更应当投身祖国发展的浪潮中,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将自我定位、人生理想同祖国的未来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承担天下重任,捍卫理想荣光。
人民是总书记最为牵挂的一块,我们也应当如此。如何唤醒人民心中对党、对政府深沉且强烈的认同感,如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多方作用,是我们在实践环节中必须认识到、思考好、处理好的问题。
红色文化作为开慧镇的特色文化,已通过当地政府的规划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重视和宣传。但是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红色文化能够发挥的作用绝不仅仅如此。以红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用引流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固有模式虽并无不妥,但这绝不仅仅是政府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建设的唯一目地。党中央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此。而“人民的认同感”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唤起人民的认同感,才能使得红色文化在人民的心中永葆青春活力,才能使得红色文化历经代代相传而仍能够历久弥新。把握好这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认同感”,才能够更好地串联起区域间的整体优势,为开慧镇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独特的魅力。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线上线下的优势更容易整合,各平台的使用也愈发方便,开慧镇应当在原有的“打造品牌效应”的基础之上,深入思考并尝试创新新的模式,在全国留下一副独有的“开慧印象”。
春风已来,正是开慧镇大有作为之时。用属于人民的、藏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红色认同感”串联起当地的茶业、科技农业等其他产业,最大化地发挥开慧红的作用,将成为开慧镇可以参考的方向之一。
此外,天融社会实践团也进行了部分尝试。我们于杨开慧墓前重温入党誓词、于烈士陈列馆仿照青年大学习录制“开慧红色大学习”等视频,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这份“民族认同感”的传播,对开慧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详情如下:
在杨开慧烈士的墓前,中南大学天融社会实践团及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佑1901班全体成员进行默哀,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尊敬。队长组织实践团内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重温入党誓词。
杨开慧烈士生平业绩陈列馆的基本陈列主题为“骄杨颂”,突出宣传杨开慧烈士“忠厚传家的好女儿、忠烈为民的好学生、忠义教子的好母亲、忠贞爱情的好妻子、忠诚革命的好党员”的光辉形象。为强化“奋进百年路,筑梦新时代”的活动特色,我们仿照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录制了“天融社会实践开慧行”红色主题视频,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骄杨”精神。
我们组织参观、讲解缪伯英故居,表达对先辈的缅怀,站在壁画前,队员不由得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不由落泪。随行摄影师记录下感人一刻。
中南大学天融社会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李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