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学子三下乡:“峡口曲剧”是乡村振兴的文艺范儿

   日期:2022-06-21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     作者:杨振宁     浏览:140     评论:0    
核心提示:【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6月15日讯】(通讯员 周青浮 廖伟迪 杨振宁)6月11日,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重要地位,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涵养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逐梦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开展了解农民曲剧文化团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近农民曲剧表演者,仔细倾听他们与河南曲剧的故事。 西峡县峡口曲剧团,成立于2006年9月28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爱护下,曲剧团提倡多样化树立精品意识,挖掘地方特色塑造团队精神,扎根下村,服务基层,在躬身传播先进文化,建平安和谐社会和建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 6月15日讯】(通讯员 周青浮 廖伟迪 杨振宁)6月11日,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重要地位,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涵养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逐梦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开展了解农民曲剧文化团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近农民曲剧表演者,仔细倾听他们与河南曲剧的故事。

西峡县峡口曲剧团,成立于2006年9月28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爱护下,曲剧团提倡多样化树立精品意识,挖掘地方特色塑造团队精神,扎根下村,服务基层,在躬身传播先进文化,建平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传播孝道、文明、和谐、爱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村民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的背后是对河南民间曲剧文化的传承与热爱。下午两点,实践队在提前与西峡县峡口曲剧团取得联系后来到西峡县峡口曲剧团所在地与陈学文老师见面并进行采访。

图为陈学文老师热情的接待实践队员。


陈学文老师听闻实践队到访并受到信函后,面对实践队的队员们,兴高采烈地开始讲起了曲剧团从建立之初至今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建团之初的筹备工作、建团初期的演出、曲剧团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支持、曲剧团走向辉煌、受疫情等因素冲击曲剧团经营效果受挫等。陈学文老师慷慨激昂的向学生讲述着自己以及曲剧团成员对于传统文化曲剧的热爱,以及对下一代年轻人传承曲剧的期望,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他的事业与使命,为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振兴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参观剧团活动中心。

我们了解到,地方曲剧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因此,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应当是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峡口曲剧是当地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曲剧团诞生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听戏、请戏班,不仅是因为习俗需要,而更多因为地方戏中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


如今,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受到疫情影响难以高频次的举办演出活动,这对剧团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新时代文化更迭迅速以及疫情严峻的背景下,更少的聚会与乡村庆祝场合需要戏曲表演,乡村剧团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式微而渐受冷落。重新扛起地方戏乡土文化表达者的大旗,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也关乎地方戏自身的发展。


目前剧团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南阳市资质最全、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家农民剧团。现有演职人员52人,约基层演出4500余场,公益演出1000余场,累积完成税金20余万元。近年,也不断有青年力量不断注入,为了更好地做好俚曲文化的传承,剧团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少儿艺术学习班,同时联系当地小学进行演出,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俚曲文化的熏陶。


农民曲剧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希望,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发展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举足轻重的途径之一。西峡县峡口曲剧团团长表示,将继续关注支持乡村文化建设,寻找小而有价值的切入口,深入开展曲剧研究,从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文化引领等方面积极协商建言。要发挥各自专长,深入挖掘乡风文明的内涵,切实在助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培育传承乡村文化人才,助力乡村打造高水平、接地气的文化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剧团表示将不忘初心,继续将俚曲文化的传承工作进行到底。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峡口曲剧”是乡村振兴的文艺范儿,我们也需要这样有文艺范儿的乡村。


图为实践队与峡口曲剧团团长合影。

南阳理工学院“涵养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逐梦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 责任编辑:杨振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当代大学生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当代大学生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可联系我站工作人员微信dddxswx删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t,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打赏
 
0相关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资讯

手机触屏版网站

手机访问轻松,自动识别,自动跳转无需操作。即刻掌握最新校园活动信息。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当代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掌握投稿便捷方法。

微信客服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微信客服,在线沟通投稿疑问

投稿帮助微信公众号

dddxsnet

周一至周日9:00-23:00

皖ICP备06007022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4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