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7月7日讯】(通讯员:何雨佳,朱顺杰) 7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支教团队来到位于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凤凰镇的岗胡小学,正式开启了近两周的支教生活。7月6日,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德亮为孩子们带来支教特色课程——硬笔书法课。
图为队员朱德亮在写板书(安徽师范大学通讯员 刘安芷 供图)
对孩子来说,汉字的书写是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先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就指的是汉字的书写技能,也被认为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艺。伴随着汉字字形的发展,汉字的书写艺术表现力、书写之美越来越强,至魏晋时期,士大夫不仅将文字的书写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而且作为抒发心中逸气、表达汉字之美的一种手段。此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技艺精湛的书法家,几大书体也皆为世人追捧。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书法教育是语文识字和写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沉稳的心性,朱德亮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硬笔楷体,朱老师课上为孩子们讲解“心”和“德”字。
图为学生在听课(安徽师范大学通讯员 刘安芷 供图)
以字养心,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如果想要把字写好就必须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以及运笔的疾缓都能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练习书法的人要认真观察、用心体悟,注意笔画间呼应的规律,逐渐形成处事安然的心境。
以德入理,文字的书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根本在于将中华民族的以和为贵、仁和中庸的精神传递给后人。书法是一个天窗,能够窥见中华民族沉淀几千年的哲思底蕴。
图为学生向老师分享心得(安徽师范大学通讯员 刘安芷 供图)
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法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在课程的后半段,朱老师教孩子们练习了《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将龚自珍的报国之志浸润孩子的心田。朱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字里行间的分配,耐心和孩子们讲授每个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希望将理想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上。
图为部分学生和老师的合影(安徽师范大学通讯员 刘安芷 供图)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淮南凤台岗胡小学“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支教团队 责任编辑:朱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