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7月11日讯](通讯员:谌翱冰)梓江龙又名手龙,是盐亭县民间传承至今的民俗传统龙舞,迄今有562后的历史,并于2011年7月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其独特的风格与鲜明的主题而倍受人们喜爱。
为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川北医学院赴盐亭三下乡队伍,于7月10日下午三点,来到盐亭县安家镇追寻梓江龙的足迹,让队员身临其境地感受梓江龙的魅力,学习舞龙技术,切实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同时学习舞龙及糖画的制作。
活动伊始,非遗传承人梁老师,在传习所门前向我们介绍手龙的前世今生,同时队员们了解到有一人舞灯,三人共舞,一龙入云,二龙抢宝,开四门,关四门,黄龙采,空化盖顶,太会钩鱼,古树盈,龙游梓江的不同戏法。紧接着老师带领我们走进陈列室,向我们展示手龙的四种类型,桃子龙一般用于做寿等喜庆的场合,蚕龙有益于编丝养蚕,药龙是迎接岐伯进乡时特别的舞龙形式,以求得药材长势良好,水龙则用于赶旱求雨。了解基本概况之后,队员们分成三组,向老师学习了舞龙弟子平时都会练习的基本功,而后老师教授了学习舞龙技巧,如舞步、身姿等。
队员们认真学习、跃跃欲试,随后分别从陈列室拿出了水龙、桃子龙、药龙,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上手舞动,龙身头高脚低,随着龙头的摆动而舞动身躯,在队员们的舞动下梓江龙身姿讨喜,活动过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在亲身实践中,充分了解梓江龙的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如今许多优秀非遗文化的生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希望队员们的此行能把民间风俗带出去,帮助人们认识并了解梓江龙和糖画等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川北医学院赴盐亭乡村振兴促进团 责任编辑:谌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