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系列】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寻觅民族团结之花”志愿服务队访问壮锦传承人谭湘光

   日期:2022-07-12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何灵     浏览:456     评论:0    
核心提示:7月12日上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寻觅民族团结之花”志愿服务队访问壮锦传承人——谭湘光,共同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7月12日讯】(通讯员:何灵)7月12日上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寻觅民族团结之花”志愿服务队访问壮锦传承人——谭湘光,共同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谭湘光老师与志愿者亲切交流)

团队成员于上午抵达谭湘光工作室。一进到工作室,琳琅满目的手工壮锦工艺品迎面而来,从帽子、耳夹, 到服饰、包包,壮锦织品愈发融入到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谭湘光边介绍边向志愿者们解读壮锦工艺品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如壮锦作品《万寿图》的万字纹,蕴含着祝愿国家领导身体健康,万事顺意,也寓意着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祖国国泰民安。在谈及壮锦与广西其他民族织锦的联系时,她说到,“八角梅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法宝,在广西民族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人民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将八角梅织入织锦之中。而壮、侗、苗、瑶不同的民族织锦同样使用着八角梅图案,不同民族织锦的图案融汇贯通,正体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精神”。

(谭湘光老师向志愿者们介绍壮锦花纹)

择一事,终一生,谭湘光幼时因家境贫困,早早就去当学徒,因此与壮锦结缘。在跟随师傅学艺期间,她谦虚好学,刻苦钻研。学成后继续埋头耕耘将近五十年,迎难而上,从未向困难低头,最后将壮锦这一民族工艺品传承、创新、发展壮大。

(精美的壮锦工艺品)

谈及壮锦如何发展壮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时,谭湘光老师坚定地说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承民族文化需要保持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坚持不懈。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民族团结的主力军,青年群体,更应利用好现有的平台,在不断地学习中把民族工艺这台‘戏’唱好。”

(志愿者与壮锦织物合影)

(志愿者与谭湘光老师共同合影)

民族团结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是民族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水分和养料,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通过此次深度访谈和学习,志愿者们充分感受到了壮锦的魅力。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壮锦展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为民族文化、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寻觅民族团结之花”志愿服务队 责任编辑:何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当代大学生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当代大学生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可联系我站工作人员微信dddxswx删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t,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打赏
 
0相关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18278166494111

访问主页 在线交谈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资讯

手机触屏版网站

手机访问轻松,自动识别,自动跳转无需操作。即刻掌握最新校园活动信息。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当代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掌握投稿便捷方法。

微信客服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微信客服,在线沟通投稿疑问

投稿帮助微信公众号

dddxsnet

周一至周日9:00-23:00

皖ICP备06007022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4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