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8月16日讯】(通讯员:黄凯伟)8月9日-8月13日,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级学生组建“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在辅导员赵洁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助盲为主线,以侯官历史调研和雁塔社区义诊为支线,从而加强自身精神文明素养,实现“我为人人”的医学誓言,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和带队老师在附一门诊楼前合影
第一天活动
8月9日,实践队联合福州市盲人协会在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予爱助盲,共筑健康中国”志愿活动。当日,实践队兵分两路,一部分队员由陈滔队长带队前去接送盲人林浩伯伯并帮助其完成个人年度健康检查;其他队员则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前来就诊的市民朋友导诊,为他们答疑解惑、帮他们熟悉流程。
图为实践队员陪林伯伯进行体检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导诊
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健康,离不开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健康。“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全体队员们用行动努力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第二天活动
残障人士往往因身体上的缺陷而不便于出门,不能进行大幅度、剧烈的体育运动。对于盲人朋友而言,黑暗是他们世界的主色调,但这并不应该成为阻碍他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走向社会的拦路石。
值此全民健身日之际,8月10日,实践队联合福州市盲人协会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近及福州西湖公园开展“心心相印,互伴同行”志愿活动。本次活动由上午的清扫盲道和傍晚的西湖伴行组成。
图为实践队员清扫盲道
图为实践队员为盲人朋友送上西瓜
图为实践队员盲人朋友西湖伴行
图为盲人朋友与实践队员合影
“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用行动,为盲人朋友创建一条安全的盲道;做盲人朋友的眼睛,与他们携手共同漫步福州西湖木栈道。夏夜,晚风,残健互融,相伴同行。
第三天活动
8月11日,“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分批前往盲人作家陈君恩老师家中,开展“书香满溢驱黑暗,文化助盲撒光明”志愿活动。本次活动中,实践队队员帮助君恩老师校对他的书稿,并为书稿进一步润色加工提出建议。此外,实践队队员林幼玲和王译淳还采访了君恩老师。通过采访,队员们不禁为老师励志的故事和透亮的内心所动容。
图为实践队员在帮君恩老师校对书籍
图为君恩老师向实践队员赠书
失明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开启另外一种人生,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和君恩老师一样的盲人朋友,尽管世界是黑暗的,他们也在用力去拥抱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给予他们爱与关注,他们也在用心把爱传递下去。
第四天活动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秉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8月12日,“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来到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开展了“探寻侯官文化,解锁古村密码”志愿活动。
本次活动在赵洁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通过调研走访,深入了解和挖掘侯官村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探寻“古县今村”的侯官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下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家风家训
图为赵洁老师向队员讲解侯官村的“前世今生”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第五天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总体卫生意识的提升,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得到控制,“富贵病”却更加凸显。同时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和脑卒中显然是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道路上的两大拦路虎。
为提高老年居民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管理意识,8月13日,“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联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往福州市台江区雁塔社区进行“健康路漫漫,义诊来护航”志愿活动。本次活动中,实践队队长陈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雁塔社区的老年居民们宣讲了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其余队员则为居民分发知识手册和问卷,协助医生进行血糖、血压的测量。“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用行动为守护全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义诊医生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与义诊医生合影
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砺品性、增长才干的重要平台。这不仅仅是为了响应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号召,更是自身锻炼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助盲主题系列活动、侯官乡土文化寻访之旅、雁塔社区义诊活动,“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了一份力。
福建医科大学 “夏知梦,医心为民”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