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民风民俗 感受传统韵味

   日期:2022-08-17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服务队     作者:华思琼 张锋涛 刘汉杰     浏览:65     评论:0    
核心提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领略乡村特色文化魅力,挖掘乡村振兴新力量。

探寻地方非遗魅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领略乡村特色文化魅力,挖掘乡村振兴新力量。


探鳌头美食,寻乡情底蕴

烧猪文化,始于中原盛于粤。鳌头镇的酥皮烧猪风味独特,上可登大雅之堂,下可入寻常百姓家,是当地舌尖上的一抹亮色。簸箕炊也是鳌头当地传统美食之一,相传旧时先民避乱粤西,以五谷杂粮捣碎磨粉,配以馅料,用簸箕炊熟食之,故此菜也得名曰——“簸箕炊此外,鳌头合岗村的合岗鸭粥,距今已有三十年历史,白粥醇香,鸭肉鲜美,为平淡的小镇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滋味。

 

图为烧猪制作过程剪影

图为簸箕炊成品展示

寻味舌尖上的鳌头,品的是特色的美食,感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色的传统美食反映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态度,不仅可以带来舌尖的满足,也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传古今智慧,品鳌头文化

在鳌头,不仅有味蕾的狂欢,更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赋予的独特魅力。单人木偶戏是古代茂名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也是我省独具特色的民间剧种,现已列入茂名市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年75梁华炎先生,从事单人木偶戏已45,技艺高超,匠心独运。但使非遗瑰宝熠熠生辉的大任不仅在于同梁先生这样的手艺人的坚守,更在于新一代青年如何这些非遗项目代代相传,让传统艺术走向大众,保护和传承,永远谈及非遗项目时难以回避又最值得思考题。

图为木偶戏剪影

武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鳌头镇官地村自古崇文尚武,历史上曾有两大武馆,更有村民黄瑞图曾获武试第一名之殊荣。官地村习武风气浓厚,习武内容包括南刀、南棍、洪拳等其中官地洪拳最为有名。对于被冠以武术之乡的鳌头镇官地村来说,武术已不单单是当地的一块招牌,更成为其百余年风雨历程的见证者,延续了一代又一代官地习武人的血脉情谊。

图为沁夏队员与官地村习武人合影

民俗文化是个地区经过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但在当代却不可避免地面临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或许,鳌头镇的民俗文化传承问题只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文化继承的一个缩影。如何摆脱人走艺失的困境,让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走向未来,无疑是我们急需探讨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命题。我们须深刻意识到保护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投入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我们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与民族精神将会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服务队 责任编辑:庄芷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当代大学生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当代大学生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可联系我站工作人员微信dddxswx删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t,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打赏
 
0相关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资讯

手机触屏版网站

手机访问轻松,自动识别,自动跳转无需操作。即刻掌握最新校园活动信息。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当代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掌握投稿便捷方法。

微信客服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微信客服,在线沟通投稿疑问

投稿帮助微信公众号

dddxsnet

周一至周日9:00-23:00

皖ICP备06007022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4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