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7月12日讯】(通讯员:徐悦 鲍威宇) “多一个会手语的人,聋哑朋友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大一点。”手语作为聋哑人群进行思想表达、言语交流以及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他们了解世界、实现社会生活的“平等、参与、共享”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手语,让他们用心感悟手语魅力,倾听无声世界美好,有利于畅通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之间沟通的渠道。
据此,浙江理工大学“青春无邪缙行曲”社会实践团创新宣传形式,将反邪教宣传知识与手语结合,让手语知识走进校园,为前路乡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堂有温度的反邪教课程,让青少年儿童初识无声语言的力量。
了解学习手语的意义后,学生们举起自己稚嫩的小手开始学着老师比划:“远离”、“邪教”、“珍爱”、“生命”、“科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小朋友们很快学会了这些词语的手势,然后连词成句——“远离邪教,不听、不信、不传”……即使没有老师的提示,他们也能做出正确的手势动作。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孩子们慢慢走进聋哑人群的无声世界,学习反邪教相关的手语动作。
课程学习之后,孩子们学习手语的兴趣愈发浓厚,不停追着支教老师问各种词语的手语表达方式。被问及为什么想要学习更多手语知识时,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回答道:“我想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知道邪教分子有多坏,千万不要相信他们!还想和他们说说这世界有多可爱。”孩子们的想法简单而又美好。
驱赶邪教的黑暗,敲响无声的警钟,未来,“青春无邪缙行曲”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创新宣传方法,拓展宣传途径,为助力残障人士树立防邪反邪意识贡献力量。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青春无邪缙行曲”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鲍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