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12月1日讯】(通讯员 粟莎)主人公哈里是一个调皮小男孩,一天在与姐姐争吵之后骑车外出的路上遇车祸而意外死亡。哈里因为牵挂着父母,姐姐以及学校里的朋友们,在幽灵小伙伴——阿瑟的帮助下,重返人间,和他们做最后的告别。在一次次追寻与倾诉之中,他懂得了其实所有的告别都是生命的重逢与绽放。
人们常说,“离了谁地球都在转,生活也依旧继续前行。”对于这句话,我想哈里最有感触。书中这样写道:“看来这是真的。因为这就是生活,它一直在滚滚向前,就像我压根儿没存在过。我似乎可有可无,就像一个空空如也的旧饮料盒,用完了,喝光了,被扔掉了,最糟糕的是被遗忘了。”作者以童真的视角,清新的笔调,以及充满哲思的话语,轻松地启发了读者对于死亡这一深刻话题的思考。
死后重返人间,这似乎在现实中确实无法实现。但死亡,却是人一生的命题。人从生下来就开始向死而生,人最终的结果也是死亡,只是不同的是死亡的年龄和方式。想借这本书和大家一起讨论死亡,我们对死亡意义的探索不是为了去逃避死亡。向死而生也不是为了消极避世,而是为了给生命赋能,去追寻更耀眼的光。如果你对死亡恐惧,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正视死亡你会如何评价那些对你至关重要但已经不在人世的人?如果你按照自己的价值信仰去生活,那么你的每一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是你视若珍宝的人、事和物?
我也曾厌恶过死亡,在爷爷走后的几年里,我一直都怀念着他,甚至在想他是时常泪流满面,也一直都憎恨着死神,因为他无情地带走了我最爱的爷爷。可是当读完这本书,我有了新的感悟:死亡,是一扇门,它不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阶段的一扇门。我想我的爷爷应该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可以肆意的喝酒,可以和他的朋友亲人相聚,也许他只是离开了有我的世界,但是爱他的世界还在。而我呀,我想就是守门人,送爷爷穿过那扇门,并对他说路上小心,我们定会后会有期。
也曾看到过把死亡描述得很好的一段话,它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也就是他停止呼吸的那一刻。第二次是社会上的死亡,是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前来吊唁。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死亡,是当最后一个认识他的人把他遗忘的时候。”
然而,被爱,被想念,可能恰恰是这一生没有白来的证明。他们努力了一生,爱了一生,旅行结束了,就放他们沸酒的离去。留下的我们,就将他们的美好融进血液里,好好活下去。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责任编辑:宋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