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华夏新篇—外国受众情况反馈

   日期:2022-12-31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王若璞     浏览:653     评论:0    

【曲阜师范大学12月31日讯】(通讯员:王若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山东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为进一步挖掘孔子文化之深厚,将传统儒家文化、经典论语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德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以语言为桥梁,推动孔子文化走出去,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承德继圣•译心载道”实践队于2022年12月20日于线上向外国受众进行论语成品视频宣讲,讲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历史起源及文化渊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问答活动,加强国外受众对孔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深入推动孔子文化的对外传播。

 在经过第一轮线上宣讲后,本次线上讨论会主要邀请了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部分外教及团队成员的异国留学生朋友,深入讨论视频中所蕴含的论语典故,朗诵部分中重点疑难句,在交流中直观地获取外国朋友的疑问,实现进一步答疑解惑,加深理解,助推论语视频的进一步传播。经过观看和研究,与会人员总体上对视频表示肯定,并且着重夸赞了视频场景转换的巧思及穿越小故事。视频对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典故的生动呈现,对于宣传对象来说极具吸引力。但同时,实践队从受众处了解到,由于领域人才匮乏、宣发方式有限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孔子文化推广活动开展频率较低且宣发方式单一,难以推动孔子文化走出去。因此,吸引更多年轻人才了解宣发孔子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活迫在眉睫。

除此之外,外教建议,实践队内部应深入了解孔子文化,正确对待传统儒学。对于传统儒学,一方面,应该有必要的情感认同,对儒学要有充分的敬意和尊重;另一方面,需要有理性分析的态度,对儒学可能具有的理论限度,予以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今天发展儒学,同时需要立足现实,注重时代的变迁。从时代的历史变迁看,人类社会已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文明之间的冲突、国际关系的争端所给出的中国回应。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儒学可以提供多重思想资源。而实践队要充分把握此般优秀资源,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儒家与不同流派之间的关联以及各自的理论意义。

会后,队长王若璞进一步总结概括,她强调,实践队应该尽快扩大宣传,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会起到极大的作用。从更广的视域来说,儒学在今天的发展,涉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中西文化的关系看,一方面,在发展儒家思想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单向迎合西方思想的趋向。另一方面,应警惕另一极端,即简单地回归传统。只有合理把握二者平衡,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学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底气和魄力,扛牢文化强省建设使命担当,创新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高地,为孔子文化的进一步对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线上反馈交流会的顺利进行,得到了外教的充分支持及一致好评;这不仅仅是外国友人对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于整个团队这段时间努力的肯定。团队也将尽快将视频向国外进行大规模宣传,以更好助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繁荣兴盛,事关实现民族复兴,事关人民美好生活。实践队员应均衡发展,努力承担起搭建世界级文明交流互鉴平台的青年担当。同时,实践队应借论语视频系统宣讲孔子文化研究资源,推进外国友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做好儒家文化的挖掘与阐释,为推动孔子文化、儒家文化的发展与外传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发挥青年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承德继圣•译心载道”实践队 责任编辑:楚红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当代大学生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当代大学生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可联系我站工作人员微信dddxswx删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t,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打赏
 
0相关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资讯

手机触屏版网站

手机访问轻松,自动识别,自动跳转无需操作。即刻掌握最新校园活动信息。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当代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掌握投稿便捷方法。

微信客服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微信客服,在线沟通投稿疑问

投稿帮助微信公众号

dddxsnet

周一至周日9:00-23:00

皖ICP备06007022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4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