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黄河文化脉络,青年先锋砥砺前行

——曲阜师范大学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队社会实践纪实

   日期:2023-01-12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宋姝一     浏览:279     评论:0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宋姝一)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宁,天下平。” 自古及今,保护黄河是历代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事关国家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因此,为追溯黄河文化之源,感受新时代下黄河流域治理取得的成就,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队于12月15日至25日分别赴潍坊、临沂、东营等各市开展实地调研。

前期任务分工明确,奠基黄河实践基础

在实践开展初期,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队副队长燕菁雯开展第一次线上会议,带领全体队员共同学习分享当前黄河相关知识,如黄河生态现状、黄河特色文化等,让队员们心中对于本次黄河有了大致了解。随后分配组员按照地区分小组开展关于黄河知识实地调研,按照计划将带领小组成员访问吕剧传承人徐女士和黄河生态保护者燕先生,感悟黄河文化。并将组织成员前往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文化馆等特色地区进行探访,亲身感受黄河魅力。

 

图为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副队长燕菁雯介绍实践方向与实践主题。通讯员 张潇月 摄

 保护黄河生态,致力高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团队第一站就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生态保护区,就黄河口生态保护、水质变化、湿地面积、物种多样性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在调研中,实践队员询问十多年来一直从事黄河生态绿化的燕叔叔回答道:“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于黄河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我们对于黄河流域植被绿化也从未马虎。我们当地位于黄河入海口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多种植物生长。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的相继实施,水土流失得到了较好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维护和改善。从植被树种构成来看,“杨柳榆槐椿,楸枸梓两桐”已成为黄河下游地区四旁植树、护路护岸护滩的当家树种。”随后,燕叔叔笑着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植树工具,并同实践队员们讲述了许多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的事情。

通过了解黄河流域植被历史和种植知识,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近些年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变化和国家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和打赢环境保护战争的必胜决心。

 

图为燕叔叔带领队员们参观种树工具,讲述其种树经历。通讯员 燕菁雯 摄

追溯黄河之源,感受中华文化

为追溯黄河文化之源,感受新时代下黄河流域治理取得的成就,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团队第二站参观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的黄河文化馆,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馆以“志说黄河、志说东营”的形式,用声光电技术,场景模拟,情景再现,语音智能解说等技术,引领实践团成员沉浸式地参观了黄河沿线美丽的自然风光,团队成员仔细阅读了各个展板上的图文,品鉴馆中各式各样的文物。通过观看沙画模型、灯光展映等馆内设施,进一步了解黄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和壮大。随后,实践团成员了解了黄河流域地区的独特革命文化与宝贵抗战精神,在看到由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的《保卫黄河》这首歌词时,实践团成员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感受先辈们当时的决然和无畏。

 

图为黄河文化馆正门图片。 通讯员 燕菁雯 摄

虽然东营站实地调研现已结束,但黄河的故事却仍在谱写。探寻黄河文化脉络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中华民族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不断反思与积极探索。作为当代青年,应当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肩负起传承黄河精神的重任,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黄河文化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去。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队  责任编辑:宋姝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当代大学生网”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当代大学生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可联系我站工作人员微信dddxswx删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et,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打赏
 
0相关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资讯

手机触屏版网站

手机访问轻松,自动识别,自动跳转无需操作。即刻掌握最新校园活动信息。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当代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掌握投稿便捷方法。

微信客服号

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微信客服,在线沟通投稿疑问

投稿帮助微信公众号

dddxsnet

周一至周日9:00-23:00

皖ICP备06007022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4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