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月6日讯】(通讯员;张作兴)滚滚黄河万年长,绵绵华夏文明始。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在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奔流千年而不息,孕育着华夏民族的信仰,包含着炎黄子孙的脊梁。黄河文化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探究黄河文化及黄河环境保护情况,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队于12月20日赴山东省东营市开展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调研提供了丰富材料。1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实践队开展线上调研安排。燕菁雯同学详细介绍了本次实践调研的背景、目的、方式等内容。并按计划前往黄河文化馆、黄河口生态区等地进行采访,探究黄河文化。在得到明确分工后,成员们各自开始行动,在各自家乡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学生、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和采访。成员们深入调研, 在访谈与宣传的实践中,实践队成员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研究素材和资料,为后续实践队成员的实践工作提供了思路。
图为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 通讯员 张潇月 摄
明确实践内容和分工后,实践队员赴黄河入海口与黄河文化馆,亲身感受黄河文化与魅力。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炎黄子孙的不屈精神。实践队员在与工作人员交流沟通之后了解到了黄河文化与当下黄河环境的保护问题。实践队员指出,黄河故事极为丰富,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扩充了新的内容和特色,黄河讲述和承载的是民族精神。讲好黄河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图为黄河三角洲文化馆 通讯员 燕菁雯 摄
之后,实践队员深入社区,进一步了解黄河文化的认识程度与黄河环境保护认识。实践队员先查阅相关资料并制定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随机采访。在调研中当地居民对黄河文化展示出了高涨的热情与热爱,特别是青年学生群体认为传承好黄河文化与保护好黄河环境是他们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他们指出,临黄河而知中国,鉴往事而知来者。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继承发扬黄河文化,立足岗位、立足实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祖国的繁荣强盛、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青年朋友们也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黄河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黄河文化是指黄河全流域的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其主要特征来看,黄河文化具有起源性与延续性、开放性与包容性、正统性与典型性、创新性与象征性等核心特征,这些核心特征赋予了黄河文化重要的时代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对当地居民进行调研采访 通讯员 燕菁雯 摄
最后实践队将调研成果进行宣传,实践队员们认识到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河所赋予的坚强守则、质朴刚健、和谐幸福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共同发展的奋斗精神。黄河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日渐强盛的传世之宝。黄河文化蕴含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守正创新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出更加精彩的“黄河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通讯员 燕菁雯 摄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卫黄河家乡行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张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