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 给零食 莫伸手 不贪吃 陌生人 来打岔 不说话 转身走 ……”在观看儿童防拐视频《爸爸爸爸爸爸》的最后,学生跟着演员大声地念起了防拐三字经。
7月15日,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宁养义工三下乡服务队到化州市林尘镇尚书堂小学开展以安卡行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已接近尾声。当天,义教老师围绕安全教育结合视频、现场演练等学生较感兴趣的方式开展防火、防震、防溺水、防拐等特色课程,通过书写与安全防范有关的字体在传授基本技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印象,力求使学生从课堂中有所得,真正做到对学生生命的守护。
义教老师讲解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
“啊!他们怎么戴着这么恐怖的面具?”当义教老师戴着提前制作好的坏人面具出现在教室的四个角落时,学生纷纷手掩着嘴巴发出惊恐的声音。“同学们,我们现在把戴着面具的人当成坏人,如果你们遇到坏人,会怎么做呢?”老师指着面具人问。“我撒腿就跑。”多数学生这样回答道。“如果跑不了呢?”老师继续追问,这时,现场出现了片刻的沉寂,突然“坏人”走上讲台,演了一出遇到坏人如何正确脱身的情景剧。
坏人扮演者向学生表演遇险情景剧
除了对防拐这一课题的深入讲解,老师还向学生教授了如何正确处理防火、防震、防溺水等各类安全问题,不少学生对这张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方式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认真地向老师请教学习。
下午以书法为媒介巩固学生所学安全知识,在初步掌握书法技巧的同时教会学生书写防拐三字经。从最初的一横、一撇、一竖到初具字形,一张张写满笔画、字体的宣纸呈现在眼前,歪歪曲曲的稚嫩字体背后凸显的是学生认真好学的心。同时,书法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义教者在守护生命的同时也不该忘记帮助学生提高生命文化素养。
义教老师手把手教学生书写毛笔字
作为生命的守护者,宁养义工三下乡服务队在给学生送去欢乐、拓展视野的同时更教会学生珍视生命,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更多人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努力做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文/张惠玲 摄/张文聪 饶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