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组总结
仲夏七月,骄阳似火,又是一个下乡的季节。这个暑期因为有了三下乡而变得不再寻常,而我,也在这个夏天再次选择了三下乡。没错,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的支教之旅了。时间如白驹过隙,短短的十天支教生活稍纵即逝,仿佛去年三下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就过去将近一年多了。有着两次下乡经历的我,现在心中依然涌动着关于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
回忆着这十天之旅,虽短暂却留给了我深深地烙印。还记得去年我是作为支教组的一员下乡的,而今年则是以师姐的身份并且担任了新闻组组长的职位参加的。说实话,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不一样而且陌生的工作,可以说之前我对宣传新闻组并不了解,所以很多的细节以及各种发稿审稿工作都需要我自己摸索出来,这真的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或许你会问既然这样你干什么还要去第二次呢?去过一次就可以了,暑假你完全可以自己利用,安排一些别的计划,比如旅游、打兼职之类的,没有必要还去再捱一遍“苦日子”。但是,这次的三下乡,给了我以前完全没有过的体验和境遇。不同的队伍,不同的小学,不同的职位,让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朴素热情的村民,温暖有爱的小朋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获益良多。包括期间工作上的失误、支教过程里的心酸以及肩上的责任等等,十天里我一步步的前进,一天天的成长,我相信会有许多回忆定格在那里,不会结束。
说起这次的支教生活,真的是酸甜苦辣样样有。这次的队伍是“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实践的基地是坐落于湛江雷州市北和镇西坡村的西坡小学。首先谈谈我们的条件。据我所知全校一至六年级大概有90名学生,基本都是村内居民的孩子,是典型的农村小学。那里的位置有些偏僻,我们住在一间在一楼的幼儿园课室,课室很小,很脏,地板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条件可以说是十分的艰苦,但我们队员没有过多的抱怨。还记得第一天刚来时我们18个女生铺好席子后,只留下一条容一个人过的通道,蚂蚁老鼠虫子特别多,只要在身上随手一摸就能摸出一个蚂蚁,毫不夸张。洗澡的地方就是厕所只有2个,27个人轮流,十分脏,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那种。我们吃饭是自己煮,在宿舍门口捡几块砖头打起来的炉灶,借来一个大锅,自己去拾柴火,就这样原始的工具,成为了我们这十天的伙食供应。喝的水也是我们自己煮的,校长提供一辆摩托车,后勤组每天早上出去镇上买菜,从小学去镇上开车需要半个多钟,路很不好走,全是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只要前面有辆车,后面的人就全吃黄土了。初来乍到的我们,受到了校方和村民们的热情接待。这十天里,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吃大锅饭,虽然有时候饭菜不够,饭没煮熟,菜没煮好,但我们都撑过来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尽管条件很苦,但我们都觉得很幸福。
再来说说我的工作吧。我是新闻组的组长,承担着我们队伍的宣传工作以及稿件的发表。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各大发表文章或新闻稿的网站,开通队伍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平台或注册好有关的网站消息,同时统筹整个新闻组的全面管理,跟进每组组员的所有情况,以此掌握整支队伍各个方面的动态。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我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失误。慢慢地我向小导师、队长和师姐请教不懂的地方和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所以后来的工作我才渐渐上手。起初时,我们一整天闷在一个狭窄的电脑室,马不停蹄的收稿,修稿,发稿,还要亲自写稿,一直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也许是天气的闷热吧,有时候我的脑袋呈现一片空白的状态,下一秒中就忘记自己想要做什么了。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天我们队伍投出去的稿件几乎都石沉大海了,当然,我们每一位新闻组的组员都感到非常的迷茫,毕竟我们都不熟悉整个投稿和查稿的流程,真是担心会因为我们这一组的原因影响到队伍的评优。当我们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我慢慢理清头绪,请教有经验的队员。还好我们队的小老师耐心指导我们怎样合理分配工作每个人负责的网站,负责哪几个等都提出来了有用的建议和意见,我们才有了接下来该怎么高效展开工作的目标,直到这时候,队员们才露出丝丝安心的笑意。有时遇上网速还不给力时,身上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我们组的队员几乎是一大早吃完早餐就过去弄心得,发新闻稿,到吃饭才过来,睡醒一觉又匆忙投入电脑室,我非常感谢十天来与我一起肩并肩奋斗的5名组员,尽管每个人身上都很累,可是他们从没有向我抱怨过什么。也许我们无法亲眼见证外面的精彩,但为了能为队伍争光,队员还是坚持每天从早上到晚上待在里面工作10几小时不止。要说三下乡最大的乐趣就是有小孩子能记住我们,想念我们了吧,但新闻组的队员们可能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因为很少接触,我们身边并没有簇拥的小朋友,他们耳边甚至听不到小孩子一声“老师好”。但只有我们把这里发生的一切用文字传播给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人感受到温暖和价值,对我们来说就是值得的。其他的像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也都是很辛苦的。支教组的同学每天都要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要备课。很多的队员,我们去拍照时,看到在上课的时候小老师们都是很和蔼可亲的,尽管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后勤组,最辛苦的就是家俊和贵竣了。每天都面对着温度很高的大锅,炒菜。还有每天在后勤里工作的秋霞,忙着大大小小的后勤的事情。调研组几乎每天都出去,她们做完问卷回来是自己手工统计每一个选项的,有时在外语言不通还要靠一些会雷州话的同学来一条条地翻译……每个人忙碌的身影,都在为队伍的工作努力着,为了我们能把更多的美好带给这些孩子。
我们在这十天里,与学生们一起并肩奋斗,并肩学习,收获了满满的回忆与感动。期间更是得到了校长、村长、村民个方面对我们的照顾,十分地感谢他们!临别时,学校的仪仗队还为我们送行,学生列队站在学校门口的两旁挥手欢送,仪仗队一直敲锣打鼓把我们送到村路口,欢送队伍浩浩荡荡,也算是对我们的志愿活动的效果的一种肯定。我们集体向校长鞠躬致谢,向着学生不舍的挥手说再见然后上车了。车开动了还有学生追着挥手,唱着我们教他们的歌: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我不敢说我们这十天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但起码我们在他们的心田播种了一颗会发芽的种子,然后我们一同去守望他的成长。我们“守望心田”的全体队员也定会铭记在心,继续的求知,不断的前行。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有你们,这一年有不一样的夏天,这里有最温暖的阳光和最温暖的目光,这些所有都足以让我觉得不枉此行了,西坡,我们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