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仲夏七月,骄阳似火,又是一个下乡的季节。这个暑期因为有了三下乡而变得不再寻常,而我,也在这个夏天再次选择了三下乡。没错,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的支教之旅了。时间如白驹过隙,短短的十天支教生活稍纵即逝,仿佛去年三下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就过去将近一年多了。有着两次下乡经历的我,现在心中依然涌动着关于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
回忆着这十天之旅,虽短暂却留给了我深深地烙印。还记得去年我是作为支教组的一员下乡的,而今年则是以师姐的身份并且担任了新闻组组长的职位参加的。说实话,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不一样而且陌生的工作,可以说之前我对宣传新闻组并不了解,所以很多的细节以及各种发稿审稿工作都需要我自己摸索出来,这真的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或许你会问既然这样你干什么还要去第二次呢?去过一次就可以了,暑假你完全可以自己利用,安排一些别的计划,比如旅游、打兼职之类的,没有必要还去再捱一遍“苦日子”。但是,这次的三下乡,给了我以前完全没有过的体验和境遇。不同的队伍,不同的小学,不同的职位,让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朴素热情的村民,温暖有爱的小朋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获益良多。包括期间工作上的失误、支教过程里的心酸以及肩上的责任等等,十天里我一步步的前进,一天天的成长,我相信会有许多回忆定格在那里,不会结束……
说起这次的支教生活,真的是酸甜苦辣样样有。这次的队伍是“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实践的基地是坐落于湛江雷州市北和镇西坡村的西坡小学。首先谈谈我们的条件。据我所知全校一至六年级大概有90名学生,基本都是村内居民的孩子,是典型的农村小学。那里的位置有些偏僻,我们住在一间在一楼的幼儿园课室,课室很小,很脏,地板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条件可以说是十分的艰苦,但我们队员没有过多的抱怨。还记得第一天刚来时我们18个女生铺好席子后,只留下一条容一个人过的通道,蚂蚁老鼠虫子特别多,只要在身上随手一摸就能摸出一个蚂蚁,毫不夸张。我们吃饭是自己煮,在宿舍门口捡几块砖头打起来的炉灶,借来一个大锅,自己去拾柴火,就这样原始的工具,成为了我们这十天的伙食供应。喝的水也是我们自己煮的,校长提供一辆摩托车,后勤组每天早上出去镇上买菜,从小学去镇上开车需要半个多钟,路很不好走,全是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只要前面有辆车,后面的人就全吃黄土了。还好这里的村民都很热心帮忙。初来乍到的我们,便受到了校方和村民们的热情接待。这十天里,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吃大锅饭,虽然有时候饭菜不够,饭没煮熟,菜没煮好,但我们都撑过来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尽管条件很苦,但我们都觉得很幸福。还依稀记得那个从我们到来就一直张罗的校长,从早上到下午,从安排我们宿舍,车技不太好却坚持送我们到镇上去买菜,到下午把自家柴送给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开了多久,他就陪伴我们多久,像是久未见面的亲戚。那些知道我们到来亲自帮我们打扫教室的小朋友们,那个开车送我们到学校的叔叔……有人说农村没什么好的,经济落后,环境管理差,但只有农村能把善良表示得那么自然,只有农村能有亲切的朋里关系,我想这是生活在钢筋森林里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朴素的农村,朴素的村民,或许正是这份朴素才使无数才人不吝写下赞美之词,可爱的农村,可爱的西坡小学……一切一切,就这样吧我们连在了一起。
再来说说我的工作吧。我是新闻组的组长,承担着我们队伍的宣传工作以及稿件的发表。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各大发表文章或新闻稿的网站,开通队伍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平台或注册好有关的网站消息,同时统筹整个新闻组的全面管理,跟进每组组员的所有情况,以此掌握整支队伍各个方面的动态。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我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失误。比如有些稿件的质量欠佳,有些稿件投稿的标准达不到,还有有些网站不会查稿,哪些网站是属于高质量要求的等等的问题。后来我静下心来思考该怎样处理遇到的这些瓶颈,慢慢的我虚心向小导师、队长和师姐请教不懂的地方和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后来的工作我才渐渐上手。起初时,我们一整天闷在一个狭窄的电脑室,马不停蹄的收稿,修稿,发稿,还要亲自写稿,一直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也许是天气的闷热吧,有时候我的脑袋呈现一片空白的状态,下一秒中就忘记自己想要做什么了。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天我们队伍投出去的稿件几乎都石沉大海了,当然,我们每一位新闻组的组员都感到非常的迷茫,毕竟我们都不熟悉整个投稿和查稿的流程,后来我慢慢理清头绪,请教有经验的队员。还好我们队的小老师耐心指导我们怎样合理分配工作每个人负责的网站,负责哪几个等都提出来了有用的建议和意见,我们才有了接下来该怎么高效展开工作的目标。不过有时遇上网速还不给力时,身上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我们组的队员几乎是一大早吃完早餐就过去弄心得,发新闻稿,到吃饭才过来,睡醒一觉又匆忙投入电脑室。下乡结束后,我还坚持发稿写稿以及整理稿件的各项工作。终于,在我们组员和全体队员的帮助下,最后的过稿量还算挺不错的。我相信努力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同时我非常感谢十天来与我一起肩并肩奋斗的5名组员,尽管每个人身上都很累,可是他们从没有向我抱怨过什么。也许我们无法亲眼见证外面的精彩,但为了能为队伍争光,队员还是坚持每天从早上到晚上待在里面工作10几小时不止。要说三下乡最大的乐趣就是有小孩子能记住我们,想念我们了吧,但新闻组的队员们可能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因为很少接触,我们身边并没有簇拥的小朋友,他们耳边甚至听不到小孩子一声“老师好”。但只有我们把这里发生的一切用文字传播给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人感受到温暖和价值,对我们来说就是值得的。其他的像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也都是很辛苦的。支教组的同学每天都要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要备课。很多的队员,我们去拍照时,尽管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但上课的时候小老师们都是很和蔼可亲的,在校老师的带动下,学生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而后勤组,最辛苦的就是家俊和贵竣了。每天都面对着温度很高的大锅,炒菜。还有每天在后勤里工作的秋霞,忙着大大小小的后勤的事情。调研组几乎每天都出去,她们做完问卷回来是自己手工统计每一个选项的,有时在外语言不通还要靠一些会雷州话的同学来一条条地翻译……每个人忙碌的身影,都在为队伍的工作努力着,为了我们能把更多的美好带给这些孩子。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得不说的就是十天支教活动下来的成果和重头戏——“仲夏之夜,共享精彩”的文艺晚会暨总结大会。在那一天晚上,我们“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的全体队员和学生向校方、村领导以及村民们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晚会的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令人目不暇接。队员与学生们在接近表演的几天的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排练,他们从未喊过一声苦,从未抱怨过一声累,为的就是能在最后一晚给全村人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最精彩的节目。在晚会还没开始前,村民们就已经早早地来到现场,期待着他们小孩的表演了。席间座无虚席,村民们耐心等候晚会的正式开始,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期待这场视觉盛宴,也十分地重视我们的付出。晚会最终在村民们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中拉开了序幕。首先进行表演的是一年级的开场舞《哈巴狗》,小学生们一个个有趣活泼的动作和表情获得了在场人的赞扬。随后的合唱歌曲《捉泥鳅》和朗诵节目《中国梦》也获得了大家一片片久经不衰的掌声。孩子们大声的歌唱和富有激情的朗诵,响彻在整个文化楼的大厅。掌声、欢呼声、歌唱声、朗诵声久久回荡。接着是武术表演精彩的五步拳。只见领头人一声口令,同学们就打出了铿锵有力的拳法,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富有气势,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回应。然后是游戏环节踩气球,学生与家长、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把对方脚上的气球踩破。大家纷纷积极参与,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战况激烈,富有悬念,最终由一对母子获得了胜利,我们也为其颁发奖品,大家都玩得非常尽兴,笑靥满脸。还有话剧表演、手语表演、舞蹈表演、Catwalk show走秀等形式也纷纷吸引着大家观看,只见台下观众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个一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注视着学生们的肢体语言和手势,有的还一边看一边学呢,好不热闹!而我们队员展示的艺术体操《好想好想》,他们的卖力演出更是得到了在场人的一片喝彩。掀起高潮的要数全体队员合唱的《爱的翅膀》了,我们有自己的歌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以及对这里的祝愿。到结尾大家一起手拉着手向村民们挥别,表达我们的不舍与感恩。最后到了颁奖环节,由校长与嘉宾对十天下来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颁奖。接着由队长总结发言并宣布活动的结束,邀请队员与嘉宾合影留念。随着“咔嚓”的一声,我们全体的大合照就诞生了。我们纷纷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挥手道别,许多学生都在这一刻热泪盈眶,依依不舍……
我们在这十天里,与学生们一起并肩学习,收获了满满的回忆与感动。期间更是得到了校长、村长、村民个方面对我们的照顾,十分地感谢他们!临别时,学校的仪仗队还为我们送行,学生列队站在学校门口的两旁挥手欢送,仪仗队一直敲锣打鼓把我们送到村路口,欢送队伍浩浩荡荡,也算是对我们的志愿活动的效果的一种肯定。我们集体向校长鞠躬致谢,向着学生不舍的挥手说再见然后上车了。车开动了还有学生追着挥手,唱着我们教他们的歌: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我们“守望心田”的全体队员也定会秉承初衷,就像我们的口号一样:守望心田,爱心无边,支教之行,温暖前进。不管何时,定会铭记在心,继续的求知,不断的前行。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有你们,这一年有不一样的夏天,这里有最温暖的阳光和最温暖的目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