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教育帮扶服务团7月15日电】(通讯员 刘凤玲)7月6日上午十时三十分,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帮扶服务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东泉村便民服务社区中心,社区负责人组织了当地小朋友们与志愿者的初次见面。
图为东泉社区三下乡横幅整体图 通讯员刘凤玲 摄
下午三时三十分,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如约而至。“姐姐,你后面都要和我一起玩的吗?”小朋友们这样问志愿者。在他们的眼神中,志愿者感受到了他们渴望被陪伴,或许是因为父母陪伴时间过少,或许是经济条件导致他们不能拥有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也有一些孩子,孤僻自闭,在志愿者面前害羞胆怯,但又想融入其他孩子一同玩耍,这些都深深触动了志愿者内心深处,让他们更加坚定的去做志愿服务。
图为志愿者辅助害羞的小朋友自我介绍 通讯员刘凤玲 摄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才艺表演 通讯员刘凤玲 摄
志愿者先是和孩子们玩“击鼓传声”小游戏,自我介绍作为游戏惩罚,孩子们和志愿者相同的爱好瞬间拉近了距离他们的距离。充分了解孩子们的自身情况后,再与孩子们进行“水果蹲”小游戏,轮到的人进行了才艺表演,一些害羞怕生的孩子不敢表现自己,志愿者便和他们一起进行才艺表演。
见面会接近尾声,志愿者提出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带上暑假作业再次相约活动室,但孩子们都大声地喊出:“姐姐八点吧!”“姐姐七点半吧!我想早点来这里写作业。”一个个稚嫩的脸庞带给志愿者的不光是感动,更是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前行的动力。
会后,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并教给他们篮球技巧,让他们在运动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图为志愿者教授小朋友篮球技巧 通讯员刘凤玲 摄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打篮球 通讯员刘凤玲 摄
一天的劳累并没有干扰志愿者的初心,在集合吃饭时,他们遇到对“三下乡”活动不知情的当地人,当地人了解到志愿者会辅助孩子学习并为孩子举办趣味课堂后问道:“你们还收纳新的孩子吗?调皮的孩子也要吗?我身边这个小孩明天可以去吗?但是另外一个要去重庆。”志愿者毫不迟疑的表示对新孩子的欢迎,也希望另外一个孩子回来后可以来到他们的课堂。和孩子的聊天中,志愿者了解到这个看似只有五岁大的孩子已有九岁半。他去重庆就是为了看病,孩子说中药很苦,我吃了好久……志愿者摸着他的头说:“弟弟,你要记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希望你回来开开心心的上课。”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交流后摸摸他的头 通讯员刘凤玲 摄
志愿者与东泉村的故事刚刚开始,但他们将一直进行新时代志愿活动。
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