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7月23日讯】(通讯员:周敏):按照《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手册》、《HIV/AIDS病例报告网络直报工作指南(试行)》、《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性病病例报告工作指南(试行)》、《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等提出的工作标准和任务要求,根据2019年云南省疾控中心关于开展“2019年度艾滋病性病丙肝数据质量评估”的通知,国家、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月将对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感染者/病人管理、高危行为干预、性病疫情报告、丙肝疫情报告等相关工作的数据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为保障此次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了解各单位2019年上半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蒙自市防艾办将于2019年7月23-26日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单位进行现场核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与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并了解2019年上半年各单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情况。
7月23日上午,防艾办的各位老师组成督察小组来到蒙自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相关的督导工作,兰州大学赴云南蒙自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三名成员也有幸跟随督察小组进行相关的学习。在蒙自市妇幼保健院,督察小组主要对该单位7类数据信息的质量开展评估,具体包括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病例报告、咨询随访管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数据(原始记录、外部质控品使用、现场操作、数据质量等)、高危人群干预、哨点检测、性病数据和丙肝数据。
由于妇幼保健院接待群体的特殊性,她们都会经历“两个三”,即婚前、孕前、孕后三次检测和检测艾滋、梅毒、性病三项是否阳性。不仅如此,妇幼保健院也会对孕妇、产妇的配偶以及子女进行检测,尽可能做到没有缺漏。
蒙自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向督察小组汇报了2019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组织督察小组的各位老师查阅相关的工作资料。除此之外,督察小组还着重检查了门诊医师的操作是否规范,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督察小组的一名老师在督导过程中曾询问过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务人员“是否采用性病快速检测试剂”,在听到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回答“没有”的时候,督察小组的老师认同的点了点头。对此,兰州大学赴云南蒙自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三名成员产生了疑问,并及时询问了督察小组的老师。督察小组的老师也十分耐心地向团队成员解释道:“快速检测试剂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擅自使用不仅是一种触碰法律的行为,更是对患者的不负责。”
在此次的督导工作中,兰州大学赴云南蒙自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三名成员了解到,性病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似,近乎相同,因此医院在进行艾滋病排查时,两项检查往往同时进行。并且,疾控中心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人”,更需要做好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便于医院与患者对接,更好地制定治疗措施。
通过跟防艾办的老师去往基层进行督导工作,三名兰州大学赴云南蒙自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意识到,只有认真了解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相关数据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关防治措施。而疾控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要确保防艾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撑起群众的保护伞”。
兰州大学赴云南蒙自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调研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张晶晶